前言:

1904年夏天,一位操西北口音的青年神色匆匆来到了大上海。先投读震旦学院,后又读复旦公学。这位貌不惊人、潜心攻读的年轻人,既是刚刚考取的举人,又是清廷通缉的要犯。这就是“西北奇才”官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他效法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于右任举人被革,遭到清廷通缉,不得不潜名南下避难。

1906年,于右任远赴日本,重寻救国之道。于右任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入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07年,于右任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五年办报,几度沉浮,于右任其志不坠,屡挫愈坚。他笔走龙蛇,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文评论,锋芒直刺黑暗时局。

于右任两大艺术巅峰时期的成就——碑体与草体。中年的碑体书风,以自然生动的笔法赋予碑体崭新的生命力;晚年的草体书风,则以点画兼具丰富质感与细微变化,达到顺乎自然的最高书学境界。于右任生平交游广阔,索书者众,留下为数不少的传世作品。作品反映渴望和平的心境,为传世罕见完成抄本,小草书精彩绝伦,字体优美而富姿态,足为后世楷模。以行楷为主,时而夹杂草字,反显自然,呼应其“笔笔皆活”的书写观。

于右任曾说,”我感到每个字都有他的神妙处,但是,这种神妙,只有在写草书时才有,若是写其他字体,便失去了那种豪迈、奔放的逸趣。”可见他对草书的热爱之甚,当然,投入也最多,因此一般认为,草书代表了于右任书法的最高成就,素有”近代草圣”之称而驰誉书坛,影响深远。的确,特别是晚年,于右任草书已入化境,渐老渐熟,反造疏淡。

于右任草书之大略,与其楷书、行书的风格有所不同。这是其书法从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的最后阶段,已经没有了早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丽豪迈,而是渐老渐熟,归于平淡,这既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亦大概与其晚年境遇有关。新中国建立,四海安定,天下大势已去,他壮志未酬而年届六旬,思念大陆,其情日笃,聊寄笔墨,以安心魂。作字从容,虽笔力不减,但更多悠然无谓的情趣。

于右任醉心于北碑书法,遂逐渐形成独特的碑体书风。其碑体书法虽未刻意于线条的刚猛劲利,也不特意追求奇崛的结字,自然具备一种宽博浑朴的恢弘气度,为清末民初日趋僵化的碑学书法别开生面。

结语:

1949年,11月28日,于右任乘机东行。当晚,夜宿南宁,次日,飞机便径直飞往台湾了。这位71岁的古稀老人,从机窗俯视浩澜壮阔的华南大地,触景生情,百感丛生,不禁提笔写道“粤北万山苍,重经新战场。白云片片飞,野水接茫茫。天意抑人意?他乡似故乡。高空莫回首,雷雨袭衡阳。”这是他最后一次离开他挚爱的故土,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从此,故乡只能是远方,从此;只有离人泪……

,一代书圣,无人可及!,图片评论,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学。,图片评论,图片评论,图片评论,[赞][赞][赞][赞][赞]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