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盛行时期,尤其是楷书,名家辈出,名碑荟萃。颜真卿作为唐代楷书名家的佼佼者,创立了独具时代意义的“颜体”楷书,一反初唐书风,以篆籀之笔行之,化瘦硬为丰腴,骨力遒劲、气魄凛然,结体宽博而雄浑,达到了唐代楷书的高峰。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祖父辈颜勤礼、颜师古等也都精通经史训诂,书法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家学的渊源,加之其刻苦勤奋的不懈追求精神,对于颜真卿成为唐代杰出书法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岁的时候,颜真卿父亲病逝,家道中衰,母亲带着他回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位书法家。母亲也是知书达理之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他在童年时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外祖父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他学起来也很认真,一笔一划专心致志,一写都是大半天。母亲见儿子这样用心练字,内心亦喜亦忧,一方面想着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另一方面家境的不富裕无法承担买纸的费用。从小就懂事的颜真卿看穿了母亲的心思,自己在一旁悄悄琢磨起来。一日,颜真卿兴奋地来到母亲面前说:“我有不花钱的笔墨纸砚了,您别发愁了!”说着,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的说:“这碗是砚,刷子就是毛笔,碗里的黄泥就是墨,而墙壁就是我的纸!”说罢,便走到墙壁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就能不断地重复使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黄泥习字”的故事。也正是颜真卿的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不仅练就了一手好字,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时年二十六岁的颜真卿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两年后,在朝廷做官后又调去治理地方的县衙。县衙公事繁多,但他始终没有间断练字。他的字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他从来没有沾沾自喜而停滞不前,觉得自己的功夫并没有到家,还需拜高人为师才行。为了学习书法,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两度辞官,终于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诸体兼善。在老师的启发下,颜真卿大受感悟,深刻理解为学之道。从此,更加扎实的勤学苦练、潜心钻研,通过生活体悟笔墨神韵,广泛的向历代书法家汲取营养融会贯通,终成一代书法大师,对后世影响极大。
多宝塔
颜勤礼碑
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品《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用笔雄强有度,方中呈圆,富有弹性,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正是他自幼的勤奋好学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成长中不断汲取历代名家之长的精神,造就了自己成为书法大家。他的这种优良品质和精神成为了我们后辈在学书路上的一盏明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