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由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以秦篆为统一书体。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

篆书的没落

小篆的体式排列整齐,行笔圆转,字形修长,线条匀称,由曲线与弧度呈现出中国文字的华美之巅。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或纯净、或简约、或严谨、或华丽的极具装饰的美感。

小篆经李斯整理规范,经历两汉、魏、晋至隋、唐,一千年来,草书、楷书强势发展,篆书成强弩之末,其浑厚宏伟之气荡然无存,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传世。

等了大约一千年,篆书——因李阳冰出而复苏

李阳冰﹙约722—789﹚本名李潮,字阳冰、少温。赵郡人(赵县或是邯郸闹不清楚了),仕途坎坷,几经跌宕沉浮,曾任江宁、缙云、当涂三地县令,二次隐居浙江缙云。

李阳冰以复兴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斯翁(李斯)之后,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李阳冰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雨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

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可见其篆书影响的深远。

《三坟记碑》为李阳冰代表作,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纵势而修长,线条遒劲,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稳健自然。

《城隍庙碑》 又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此碑书法瘦劲通神,中锋行笔,结体委婉自如,现存为翻刻本。

《谦卦铭》则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清代王漱《竹云题跋》称之:“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

李阳冰的另一大功绩是主编李白诗集

唐上元二年(761),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从金陵(今南京)来到当涂,投奔从叔李阳冰。李阳冰竭力相助,待友以仁,使李白晚年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和归宿之地。李白在当涂去世前,在病榻上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请他编辑作序。后来李阳冰将其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我们今天能看到李白的诗,当真要感谢李阳冰。

李白则回赠以诗曰: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开创了“铁线篆”的新时代,为篆书的变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李阳冰后,篆书又进入了低谷状态,篆书的复苏还要再等上一千年。

他们用画笔为中国续写浪漫,祝福祖国70华诞

初唐四大书法家薛稷《信行禅师碑》

魏碑极品——《张黑女墓志铭》欣赏

泰山经石峪

“五绝完人”虞世南与《孔子庙堂碑》

颜真卿楷书巅峰之作《颜勤礼碑》

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用最简便的方式,搭起艺术的桥梁

查看当代中国艺术家最新润格、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风向…… 点击了解更多《书画价格通》

,谁让他们是本家。,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