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浪漫的大唐有许多传奇,唐文宗就将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并列为大唐的“三绝”。李白之浪漫,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草圣”张旭的生活,来感受一下他的浪漫吧!

张旭出生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苏州,那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应该是温婉秀气的,然而张旭却以他的豪放和癫狂,颠覆了人们对江南的固有印象。

张旭出生在一个根正苗红的书法世家,他的母亲是“初唐四大家”中虞世南的外孙女,书法大家陆柬之的侄女。可见张旭从小就是在一个良好的书法环境中长大的。历史上对于张旭的仕途经历记载甚少,我们只知道他在长大以后就通过应举或征辟入仕,担任了几年常熟县尉,管理当地的治安。后又在洛阳担任左率府长史,右卫率府是太子东宫的护卫军队之一,长史在里面处理文案或者是担任幕僚之长的角色,相当于现代军队里的参谋长。过了一段时间,张旭升官了,担任金吾长史,这个就更厉害了,管的是京城的御林军。金吾这个位置又和左率府不同,就“长史”这个而言,就差了两个等级。如果把率府长史比作现在正处级的话,那么金吾长史就是正厅级了。属于他人生中做过最大的官。世人多称他为“张长史”,也正是从这个官职而来的。

张旭(约685年—759年)

当然,比起“张长史”,人们还是更喜欢叫他的另外一个绰号——“张颠”。

众所周知,大唐本来就是极具浪漫色彩的一个时代,其开放度和包容性都是非常高的。以“行为艺术”来博人眼球的数不胜数,世人多少有些见怪不怪。但即使在这样一个见怪不怪的时代,张旭也如一股泥石流,轻易地亮瞎了大家的眼。

世人叫他“张颠”,不是没有理由的。张旭虽然生在江南,但是他有着北方汉子的豪气,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不仅要喝,他还要喝个酩酊大醉。喝饱了就敞着怀,衣不附体地在江苏常熟的大街上玩“裸奔”。要知道,常熟除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以外,还有一条远近闻名的“醉尉街”,正是因为当时的张县尉喝多了总在那里裸奔而得名。张旭这种放诞不羁的状态和王羲之的“坦腹东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似乎又浸染了更多独属于大唐的浪漫气息,这种状态又比较接近当时的头号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李颀的一首《赠张旭》可谓是对他生活状态的最好描绘。

“醉尉街”上裸奔几个回合之后,张旭就喜欢撸起袖子,挥毫泼墨,大作“天书”。用手和脚写字什么的都不算了,他还要用头写。当时有这么一则轶事,说的正是张旭以头作书:

张旭的字写得好,当时远近闻名。国舅杨国忠听了,就来找张旭讨要书法。张旭也不惧他国舅爷的权威,把一盆墨丢去让国舅爷给磨好,自己在一边翘着二郎腿喝酒。过了一两个钟头,墨才磨好,国舅爷毕恭毕敬地把墨捧过去,请张旭给自己题字。张旭说了声“好”,将纸往墙壁上一挂,用脑袋蘸了墨,就开始用头大作狂草书,没两下就完成了,让杨国忠将字拿走。杨国忠一看,什么鬼画符,气得差点没打人,骂了句“真是个疯癫之人”就拂袖而去了。从此,张颠的颠名更加远扬。用头写字,也成了他独有的一项“专利”。

张旭挥毫

张旭为人虽然疯癫不守规矩,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人善良。

《书林纪事》中记载过这样一则小事,说是张旭的邻居家遭遇了天灾人祸,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当时张旭的书法为世所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听说邻居有难,二话没说便挥毫作书,并让邻居把自己这些书迹拿出去卖。邻居拿着他的书迹去了集市上,果然卖出了百金的高价,从此直奔小康。事情虽小,然而张旭秉性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却可见一斑。

又有一件事,说是张旭做常熟尉的时候,有一位老人来击鼓告状。张旭受理案情后,在状纸书上写了判决,让老人回去。结果没两天,老头又来了。张旭有点上火:“不是刚解决了你的事情么?你怕不是来碰瓷的。”这老人也实诚,见问就说:“大人,其实我不是想来解决事情的。您的字写得实在太好了,我想把您的字迹拿回去装裱好,当作传家宝来着。”张旭有点惊讶:“看不出你也是个书法爱好者。”老人说:“先父就是个书法爱好者,还有许多作品留在我们家里。”

张旭一听来劲了,跟吃了士力架似的,班也忘了上,就兴高采烈地跟着老人回家看书法去了。

这样简单善良的人,身边当然也有很多好朋友。同为“饮中八仙”的大诗人贺知章就是张旭的好朋友。贺知章也喜欢书法,这俩人经常一块喝酒,喝嗨了就手拉手跑出去,看见人家家里白花花的墙壁,就在上面泼墨挥毫。一个用笔,一个有时候还用头。一个“张颠”,一个“狂客”,倒也是天生一对。

要说过去这些个大书法家们,愿意往人家墙上写字的还真不少。从魏晋时期的二王父子,到唐代的李白,还有张旭、贺知章这对好基友,后来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的怀素也是把字写满了寺院的墙壁,甚至传闻他还写到了观音像身上去;五代的杨凝式“杨疯子”就更不必说了,洛阳两百多间寺院皆有他的题壁。他的书法更是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宋四家,黄庭坚也是题壁的爱好者。苏轼兴致来了也往墙壁上写字,庐山西麓西林寺墙壁上的《题西林壁》正是他在墙壁上所书题诗……可见登峰造极的书法大家历来都有点相同的兴趣爱好,譬如墙壁题字这种“行为艺术”。如此日日写,日日题,张旭终有大成,成为开创“狂草”的一代大家。

贺知章(659年— 744年)

张旭名声之大,影响之深,归根究底,都是源于他的狂草书。

在张旭之前,并没有“狂草”一说。是张旭将这种书法呈现在了世人眼前。就中华书脉的传承来看,二王到智永,再到唐代的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张旭是一脉相承的,张旭继陆彦远而来,因而他的书法吸收了初唐书法家的特点;而虞世南又是“二王”一派的重要继承者,所以张旭较多地继承了二王(尤其是王献之)的草书风格。另一方面,张旭对东汉“草圣”张芝的笔法加以接受、吸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一种潇洒恢宏而又变化莫测、极富浪漫色彩的新体草书来,世称“狂草书”。

张旭能够创造出狂草书,除了主要受这两大书法脉络影响之外,颜真卿的《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中还提到了张旭对褚遂良藏锋古法的纯熟运用。褚遂良的书法笔笔藏锋,线条浑厚古拙,中锋用笔线条特征非常明显。张旭受褚遂良的启发,在作品中运用这种中锋笔法,又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感与情性。张旭的狂草虽然写得畅快淋漓,任性恣肆,但是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其一笔一划都暗含法度。这无不体现着对“唐代尚法”书风的继承。

张旭自己还曾经说过,他这个人热爱大自然,喜欢到自然生活中去领悟笔法。他的草书灵感,一方面来自于看见一位公主与挑夫争路——这一粗一细、一刚一柔的碰撞瞬间给张旭带来了这种虚实奔突的灵感来源。在河南邺县时他又经常观看宫廷首席舞蹈家公孙大娘表演剑舞,从而领悟到低昂回翔的草书神韵……要说这公孙大娘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她的《剑器舞》在大唐风靡一时,有不少诗人、书法家都是从她的剑舞当中获益的。李白、吴道子都曾因观看她舞剑而于书法上有所领悟,“诗圣”杜甫更是有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流传于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一下,我们在此就不再详述。

公孙大娘舞剑图

言归正传,张旭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天意神授,领悟到一套“笔法神功”,从而成为继张芝之后的新一代“草圣”,真正把今草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巅峰。

世人对他的狂草书极尽推崇热爱,每日来求取书法的人自不必说,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也是数不胜数。唐代著名的楷书大咖颜真卿就是他的“头号粉丝”,为拜张旭为师学习书法,颜真卿曾经两度辞职,以表自己虔诚拜师之意。终得其点拨,学到笔法精髓,自成大家。

颜真卿颜大咖是拼了,唐代鼎鼎大名的“画圣”吴道子也拼了。据说吴道子一日路过一家酒肆,看见张旭在里面写字,其狂草书如龙蛇狂舞,潇洒磊落,而又大气磅礴。吴道子从未见过如此有艺术美的书法,当即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张旭收他为徒。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我们张长史是很简单善良的一个人,最终张旭被其诚意所打动,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吴道子临摹。吴道子后来以书入画,创出堪称一绝的“兰叶描”画法,最终被尊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

除了来拜师的、求书的,手动写诗为他点赞的名士大V也不在少数。李白大V有诗赞张旭:“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韩愈大V也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点赞他:“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高适也称:“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杜甫大V的《饮中八仙歌》我们就不必说了,据闻,当杜甫见到张旭的狂草时,张旭早已过世,杜甫万分感慨,写下《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来纪念这位千古“草圣”:“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张旭的书法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都非常大。除了颜真卿这位高徒以外,张旭的笔法还传给了邬彤、崔邈两位高徒。而颜真卿学到张旭的笔法精髓之后,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的怀素又通过颜真卿学习到张旭的笔法,稍晚的高闲又师法怀素,学习到张旭的这种笔法。至于往后的影响,那范围就更广了。宋代的徽宗、高宗,大书法家黄庭坚;元代的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的王铎……这些书法大家的草书无不受“草圣”张旭的影响。往近了说,就连毛主席的草书,也可见当年张旭的神韵。可见其影响之远了。

张旭书法成就固然极大,存世的作品却并不多。其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狂草书《肚痛帖》。大名鼎鼎的《肚痛帖》,内容其实非常简单,无非是有天张长史肚子疼,呜呼哀哉了几声,大笔一挥,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张诊断书,就去喝大黄汤续命了。“圣人”到底是“圣人”,寻常人肚子疼,叫几声也就过去了。而他这么一提笔,就是流传千古的名作。

《肚痛帖》全篇如飞瀑奔泻,时而浓墨粗笔,沉稳遒迈,时而又细笔如丝,连绵直下,气势连贯,自然天成,真印证了杜甫那句“挥毫落纸如云烟”之状。此外,他的草书《古诗四帖》、《十五日帖》、《断千字文》等,也都可以看作其狂逸书风的代表作。

《肚痛帖》局部

都知道张旭的狂草书写得精绝,却很少有人知道,张旭的楷书也写得不错。是不是很有反差感呢?

张旭的楷书尤以《郎官石柱记》最妙,精劲自然,法度森严。其楷书笔法自二王一脉而来,又取欧阳询、虞世南之笔法精髓,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尽显楷书之妙。

此外,他的诗也写得秀。《全唐诗》里就收录了好几首:《清溪泛舟》、《桃花溪》、《山行留客》、《春游值雨》等,《水浒传》中还有一首《醉歌行》,也传为张旭所作,但无从考证。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行留客》

人们为什么如此推崇张旭,大抵源于他是一个单纯简单的艺术家与浪漫主义者。他的狂草书已经达到了“人书合一”的境界,张旭之浪漫,即是狂草之浪漫,是盛唐之浪漫。人说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另外一半风采,我们从张旭身上,或许可以找到影迹。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中华书脉大唐奇僧怀素”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