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代,行草书也很辉煌。而篆隶书式微,几乎绝迹。好在有李阳冰等人力挽狂澜,独辟蹊径,才将其时岌岌可危的篆书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度。
李阳冰《城隍庙碑》拓片(局部)
李阳冰所书《城隍庙碑》,又名《城隍庙记》《唐城隍庙神祀记》或《缙云城隍庙碑》。唐乾元二年(759年)刻。碑高190cm,宽102cm,为李阳冰任缙云县令时撰文并书。北宋欧阳修曾在《集古录》中记载访此碑之事。原石毁于战火,宋宣和五年(1123年)由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拓片重刻。
《城隍庙碑》全文86字,共8行,前7行每行11字,末行为9字。玉箸篆。李阳冰篆书虽号称师承李斯,却与之不同,风格上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字形夸张,体势多样;二是用笔纤细,线如玉箸。他写的所谓“玉箸篆”笔画光滑圆润,如同玉箸(筷子),今人称“等线”,即粗细一致。李斯之后虽有《袁安碑》《袁敞碑》《天发神谶碑》等存世,但未能构成影响力。而李阳冰成为自汉至唐以来的“小篆第一人”。
我们在临写《城隍庙碑》时,要了解李阳冰传世作品之间的差别。《城隍庙碑》结体修长,重心上移,用笔纤细。既不像《三坟记》那样具有古拙之趣,也不像《千字文》那样彰显方正之姿,又不似《谦卦碑》那样尽显精工之极。
当代展览中常见工稳小篆作品总以为越细越好,这是个误区。工稳一路小篆还是要在倡导“圆劲”“流美”“精准”的同时,强调注重线条的质量和质感。玉箸如筷子必然是有分量的,它不是发丝,而是“钢丝”。越是工稳,越要强调点画的质感,这种质感会表现在用笔的生动性、丰富性和书写性上。
(文/邵佩英)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