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用自己书法造诣创立了令后世尊崇的楷书——“颜体”,这种气势磅礴的书体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一起,被后人并称“楷书四大家”,其中尤把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并称为“颜筋柳骨”。
公元784年夏天,叛军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几个士兵,残忍地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活活勒死。噩耗传来,一个名叫怀素的僧人哀恸不已,号啕大哭,挥笔写下“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和愤慨。这位被叛军勒死的老人,就是唐代名臣、书法大家颜真卿。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教育抚养成人。长大后,因好学渊博,擅长文章,在科举应试时高中进士,踏上为官之路。他的一生恰逢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先后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严重影响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宁的重大事件,为此他四处奔波、抗击叛军长达28年,虽屡遭朝廷佞臣诬陷,但仍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致力于拨乱反正。
公元753年,因受杨国忠排挤陷害,颜真卿被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露,颜真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实则暗中开始积极备战,以此麻痹安禄山。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未被攻陷。颜真卿派人到长安向唐玄宗报告,玄宗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听到平原仍在坚守后喜出望外地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公元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素来嫉妒颜真卿才能的卢杞向唐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力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则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到了李希烈军中后,李希烈多次以活剐、活埋、火烧等相威胁,想尽一切办法劝其变节,均被严词拒绝。颜真卿估计自己必将被叛军所害,于是提前写好了遗书、自己的墓志和祭文。公元784年8月23日,随着平叛形势的好转,眼看淮西情况急转直下,心怀畏惧的李希烈派兵在蔡州将七十六岁的颜真卿活活勒死。消息传来,平叛三军为之痛哭落泪。半年后,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被送回京,唐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现在人们常说“学书当学颜”,其中更多地也包括了“做人当学颜”的内涵,因为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将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这位大书法家,为官正大光明,刚正不阿,在面对死亡时,大义凛然。他最后的书法作品,就是给自己撰写的墓志和祭文。
文丨有人问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