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溶史学、文学、书法于一炉的丰碑巨碣,是价值连城、非常珍贵的国之瑰宝。

《晋祠之铭并序》碑局部

《晋祠之铭并序》碑,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晋祠,为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于贞观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李世民亲征高丽返回途中,在太原撰书写,现存晋祠贞观宝翰亭内。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身尾盘绕,无空隙,特别雄丽。中间额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世民以飞白体所书的碑额,传世者仅此九字。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的署名。碑题、铭、序共一千二百字。

李世民撰并书《晋祠之铭并序》碑

这篇铭文,有很深的哲学思想和治国谋略,也有许多封建糟粕,文章修辞十分考究。文辞华丽,气势很大,以政论和抒情相结合,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政策,着力宣扬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巩固的政治。《晋祠之铭并序》是较早的行书碑,由于李世民雅爱王羲之墨宝,每日临池,深得其意。他的书法劲挺秀丽,后世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晋祠之铭并序》以其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仰慕和赞叹。亭序的行书杰作。《晋祠之铭并序》以其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仰慕和赞叹。《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总结唐叔虞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和巩固政权的目的。其内容可分为:

唐碑亭石刻楹联

第一、提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来把握军政要点。”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不是亲属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年代最久的王朝,历经37帝,统治了800多年。周朝实行的分封世袭禄位制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极力奉行。《晋祠之铭并序》也就成了反映李世民政治思想的珍贵历史资料。

第二、赞美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继武,经仁纬义”,称唐叔虞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文中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运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晋祠的山光水色给予”施惠、至仁、刚节、大量”的人格化的评价。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至于神人共怒,四海腾波。李渊顺天应民,得到拥护,统一全国。

第四、李世民写下”虽膺篆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认为唐室政权固然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而兴旺发达确是神功。为此,他以”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的夸张语气来报达唐叔虞的神恩。结尾并祝”万代千龄,芳猷永嗣”,以此期望唐室天下千秋永固。

《晋祠之铭并序》碑拓片

唐碑历经千余年,剥蚀漫漶,文迹模糊,字失其形,下部残损,近二百字无法辨识,虽在乾隆三十五年,请人复刻新碑,但字迹呆板,形制已去,尽失原碑神韵。青石堂特募得明末旧拓数十幅,倾心沥血,精心修复始成,为迄今最为完整、清晰的拓印挂幅。

责编:彦 利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