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小行体稍仿米痴,来源:明董其昌书画合璧卷(故画165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釋文:至前一日大雪。起坐窗軒。研池冰似黃河未泮。可以度馬。遂以寘之大鑪。墨調即展此幅。為書小行。體稍倣米痴。以破寒氣。殊有子猷泛雪之興也。 因思晉人書有韻致而無雕繢。唐人有書學而無書度。元惟趙學士有唐人之學。宋惟米襄陽有晉人之韻。若使襄陽生江左山陰間。故當不啻羊欣僧虔也。昔人論畫。有筆法。有墨法。有有筆無墨者。有有墨無筆者。予謂書亦然。令人知有筆法。而不知有墨法。故雖極力摹寫。只得位置結搆耳。時流易趨。古意難復。專為墨法。必有賞激予言者。一起一止。是古人所重。一轉一折。是古人所重。其中間運化。則如利劍切泥。略無留滯。書忌單弱不厚重。然雖墨豬為厚重也。要得藏筆多。潑墨多。而有蘊蓄耳。觀右軍破羗帖。可得窺一兩班。政是覓解人難。勢如鳳翥鸞翔。跡似奇而反正。晉人真跡。皆似飜右者。此意向來無人拈出。予曾為馮咸甫言之。咸甫絕倒稱奇。字要天真盎然。不拘繩削。為與王右軍血脈相通。故顏尚書一生書法。惟草稿為直接晉人。米南宮筆法皆出于此。但無真卿之老骨。而稍近於佻。黃山谷自謂學顏書。蘇子瞻亦學顏書。然無可證佐處。古人必脫窠臼。非規規樣子。至謂倪迂楷得黃庭筆法。則非吾所知。趙松雪初年真書。全學鍾太傅。後一變為李北海王右軍。然學李書雖逼真。而失古淡之趣。李書最是難似。董其昌戲書。

董其昌小行书体稍仿米芾

朱彝尊行書題跋:書至右軍。而韓吏部目以俗字。信夫姿媚之不可尚已。近董華亭墨跡徧海內。多以姿媚見長。似此中藏骨肋。而外極自然。尤未易及。稼堂收集金石刻甚富。而椎拓雖工。終未若真蹟之神韻生動也。小長蘆朱彝尊識。時年八十。

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图文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作品您必须在下载后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删除,如果您喜欢该作品,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