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问:年初成都即曾以“丑书不受欢迎”之理由,拒绝了某著名书法家的展览,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近来这类争议一直不断。到底是大众审美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落差太大,群众不能欣赏?还是书法家走偏了,社会上不以为然?

答:艺术创作当然不可能完全等同大众审美。但今天书法上的问题,是审美方向上的价值抉择。

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很可贵,其实验也应该尊重;但过去他们这样写不但没被批评,且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地位和社会声望,现在为什么不行了?这岂不显示了书法接受群体已经产生了变化?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书法受众之文化素养与对传统书画认识,无疑已逐步提升了。这是整体文化大环境的发展,不可忽视。群众眼睛不好说是雪亮的,但至少不那么好忽悠,是显着的现实。对名家的态度,也已由仰视变为平视,且是带有警觉的平视,也是事实。

同时,市场也比以前健全了。过去炒作名家、哄抬价格、占有市场、流水线作业、产官商联动、品牌噱头等,让受众接受书法家奇特书法、诡异理念的办法,如今多已失灵。书法家的功底扎不扎实、与传统书法名作审美的差距大不大,已成为新的判断标准。

对丑书口诛笔伐,不能忍受,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我们不能不注意这种新形势。

问:这是传统的回归吗?

答:也可以这样看。盲目创新或脱离了中国书法的抽象化、美术化、当代艺术化的脚步都已渐缓。大家似乎不想那么累,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空间啦、构成啦、世界啦、元素啦地追逐创新,单纯回到静静欣赏一幅好字那样的状态就好。

什么样的字才算是好字呢?“典型在宿昔”,古人留下了无数美典,人人心中都有数。偏说不要这些,而要自己另搞一套,还想让人家承认你,那就难了。

问:难道不能创新吗?

答:可以呀,哪个时代不创新?但创新不是瞎折腾,是在顺着事物的本株、脉络发展中形成的。颜真卿就是对六朝的创新,苏东坡黄山谷米芾,所谓“宋人尚意”,对唐人来说也是创新。理一分殊,万变不离其宗,而变化又能造乎无穷。哪会像我们这样,变得那么拙怪、创新得那么丑陋?

书法是文化,不是杂技

王羲之平安帖

问:这个根株与主脉是什么?是您所说的“文人书法”吗?

答:是的。书法是文化,不是杂技,所以只会写字的抄经生、书手,古代没有人会把他们当成书法家。凡书家,如蔡邕、王羲之、陶宏景等,谁不是文豪、学者、名士、道人、高僧、大臣、巨儒?

有文化修养与内涵的人,乃书家之必要条件。其修养又可具体表现其诗文中,故墨色淋漓中会彰显出文气,跟市井气、草莽气、匪气、俗气区隔开来。

古代书法名篇之所以迷人,主要是这个,哪是线条、构图之类?书法家不以此为根本,仅事涂抹,不但终会一事无成,还会被人取笑。

因为没文化,其实类似没穿衣裳,自己还洋洋得意,理念、技法、身分,摆弄一大套,别人却早已看穿了。近年许多名家写错字、抄错诗、文句不通、题识不伦不类,一再被大众吐槽,就是这个缘故。

问:那要怎样才能表现为文人书法?

答:自己要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内涵的人才行。这话听起来很空,其实不!试想:为什么有号称书法家的人会一提笔就写错字?抄诗文都会抄错,自己能写出通顺合格的诗文吗?现况如此,还不该补强文化吗?

书法没文化,自然没内容。因为字是总含形、音、义的,没文化的人,怎么掌握书写的内容呢?

就是“形”的部分,也涉及美感、伦理观各方面,与文化修养乃是息息相关的。例如书法是用软毫在写字。因笔毫是软的,所以首先就要写出骨力来,这样刚柔相济,才能形成“中和”的效果。其次,软毫的力道、轻重需要体会、拿捏,斟酌,所以权衡轻重、抑扬顿挫很重要。再者,字是有结构的,讲究搭配、呼应。字法如此,章法行气更要如此。

这些中和、骨气、斟酌、权衡、顿挫、呼应等。哪个不是既属美感、技术,也属伦理修养的辞汇?古人常说写字也就是做人,正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粗鄙无文,字能写得好吗?

问:所以您提倡文人书法,不只是针对写字的问题,还希望通过练字即能变成有文化有涵养的人?

答:是的!技进于道、移风易俗,听起来很玄妙,但由书法做起,自然水到渠成。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