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巅峰之作:《拟山园帖》


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个人物备受争议。一个是宋朝皇族后裔、后来归降元朝的赵孟頫,另一个就是官居明朝大学士后来归顺清朝的王铎。

在明朝,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王铎的书法,追随二王遗风。尤其是临帖,功夫很到位,而且临帖时擅长在原帖上创新,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王铎因他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拟山园帖》。

《拟山园帖》


清顺治二年,镇守江宁的王铎,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开城门降清。所以,被人认为是贰臣。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拟山园帖》。

王铎年少成名。14岁开始读书,16岁入庠,30岁中举,天启二年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崇祯十一年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官等职。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的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据说,王铎写成《拟山园帖》后,曾为了救济灾民而把这些字帖卖掉,后来又陆陆续续写了新的《拟山园帖》,命其儿子将此帖书法刻石,传之后世。刻石达90多块,现多存于河南的王铎故居。拓片深受日本人喜欢,视作王铎教科书式的法帖。

清代书法家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说:观《拟山园帖》,乃知孟津相国于古法耽玩之功.亦有不少,其诣力与祝希哲相同。当代教育家、书画家启功先生评价王铎的书法: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


王铎善用墨,首创“涨墨”之法。王铎书法的章法之奇,奇在对作品空间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顺治九年(1652),王铎病逝于河南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拟山园帖》,共十卷,是王无咎传留的大量的王铎书迹,因而所选皆精湛,刻者亦一时名手。故此帖无论是所选之帖还是摹刻方面,都极为精妙,远胜琅华、银湾诗酒论二十等帖,可谓王铎所留精品之中的精品。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