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据说他的生卒年岁还不确定,但上在所说的是大致较为认可的说法。丁敬是浙江杭州人。工书能诗,精于鉴赏,收藏颇丰。出身贫苦,但生性耿介。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不赴而归,在江干市肆酿酒为生,以布衣自乐。

我们看丁敬的画像,觉得他是一个精瘦精瘦的小老头,看上去似乎营养不良的样子,其实,确实是这样,他的确是越到晚年越穷困的代表。

丁敬出生于贫困之家,偏又性格倔强,看不起权贵,于是,一直依靠卖酒为生,这本身就是大部分艺术家都不愿意从事的事情。最要命的是,他清高得不得了,不愿意出售自己的书画篆刻作品,据志书记载,到了“非性命之契,不能得其一字也。”想想吧,要想得到他的作品,必须是他的过命交情,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有钱人买,也是不愿意出售。

60岁左右,丁敬的邻居家里失火,殃及丁家,如果,丁敬家里收藏的书画等物品,尽数毁去,再加上父母及长子相继去世。于是,丁敬心情不好,常常借酒嘲骂权贵。于是,人缘越来越坏,自然贫困而又得不到接济,但丁敬又是贫而不改初衷地热爱篆刻。

丁敬好金石,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又不囿成规,因此技法大进。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篆刻”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

他的印谱,海内奉为圭臬,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善写梅,亦擅兰、竹、水仙,清新有致。嗜书博学,有“于书无所不窥,嗜古耽奇,尤究心金石碑版”之谓,有“博古好学”之名。善诗文,有“诗国”之称,造语奇崛,最工长篇;与金农友善,常相唱和。喜藏书,精收藏,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和文物学家。
著有《武林金石录》等传世。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