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亦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故亦有称其为“干禄体”者。如清洪亮吉《江北诗话》一书记载:“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沈括《梦溪笔谈》亦云:“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也。”
馆阁体讲究黑、密、方、紧, 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在科举试场上,使用这种书体会令作品加分不少,后来由于用此种书体太多遂成必学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令人敬佩的馆阁体书法大家—黄自元
黄自元(1837~1916),字善长,号敬舆,湖南安化人。黄自元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风所影响,好学多思,勤勉上进。1867年(同治六年)中举人,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洪钧榜中进士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赐奉议大夫,供职翰林院。后又任各省乡试考官。官至记名御史,翰林检讨,曾任武英殿总纂。1870年(同治九年),黄自元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3年(同治十二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累迁官至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绪间,迁河南道监察御史,宁夏府知府。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是晋人钟繇,羲、献父子所开创的帖学传统。其行草书表现得尤为明显,看得出其书法艺术的取法渊源和传承脉络。这便是黄自元的书法深受公众欢迎,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倒是金石碑版派闹哄几十年,终不成气候,没有一个人的“新体”能够经受住时间冶炼。他们的“新体”没有几个“衣钵传人”,终成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