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一格 陶铸千古——伊秉绶书法风格浅析

作者:庞鸥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①。康氏对清代书法发展嬗变的总结甚是精要得当。清代书法在嘉道以前,依然承继明代帖学余绪,帖学流行既久,习帖日益靡弱浮华。因考据学崛起而复兴的金石学小学,则激发了“碑学”书法的兴盛,一些具有强烈崇碑思想的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反思帖学之弊,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弃帖习碑,渐成风气,极大改观了书法学习与创作上帖学大一统的格局。

嘉、道之际,隶书由复苏步入高潮,促成了清代书法风格的一次转变,使书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场极赋人文精神的碑学鼎新运动中,随着碑学书法理论的构建发展,习碑实践活动的深入持久,涌现出了一些创作实践的成功者,其中以邓石如的篆书与伊秉绶的隶书的出现为标志,清代篆隶艺术达到了全盛,使碑学书法创作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伊秉绶,《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循吏三》中有传。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通晓法律,在贯彻实施时遵从原则、原理,兼原则性与灵活性于一身的中庸、中正的为官者。伊秉绶为官清廉,时访民疾,不畏强权,注重地方建设,一方百姓莫不歌颂其善政。伊秉绶事亲至孝,丁父忧罢官归,乡居曾辟秋水园以养母。除书法外,他还擅山水梅竹,对诗文尤精,力持风雅,益喜收藏名人书画,亦颇究性命之学,著有《留春草堂集》《听松庐诗钞》等。伊秉绶其为人、处世如此,书如其人,其书当属高标。清朝擅写隶书者,在伊之前,有金农的刷笔隶,郑燮的行书隶;与伊同时的,有邓石如的长形隶;稍后伊者,有陈鸿寿的篆隶,何绍基的楷隶等,各具风貌。其中尤以伊秉绶的变法仍保持着隶书字态的横扁,有平实的纵、浑厚的横,而去隶不远,虽然弱化了蚕头雁尾之笔,但在笔意上,丝毫没有忽略,令人读之,有含蓄古雅之感。故康有为有云:“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怀宁一老(邓石如),实于斯会,既以集篆隶之大成,其隶楷专法六朝之碑,古茂浑朴,实与汀洲分分、隶之治,而启碑法之门。开山作祖,允推二子。即论书法,视覃疗老人(翁方纲)终身欧、虞,褊隘浅弱,何啻天壤邪?”②文段客观地评价了伊秉绶在清代书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师承

伊秉绶早年在京为官时曾问学刘墉,刘氏与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在清中叶并称帖学四大家。伊秉绶书法中有深厚的帖学基础,其擅写工整隽秀的小楷,后虽改修隶书,由帖入碑,然而,他在刘墉处受益良多,其表现有二:

其一,在执笔与运笔技法方面。嘉庆四年,伊秉绶有诗《戏呈刘石庵先生》③,诗中有句:“几回欲试拨灯法,仍恐书遭批尾还。”是年,伊秉绶45岁,诗中有一处值得注意:若用“拨灯法”执笔写字是不受刘老师欢迎的。刘墉不喜“拨灯法”,自当不用,其传授学生为何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述:“诸城(刘墉)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誫”,当闭门作书时,“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又有:“近人刘诸城那乃专恃此。又先以搭锋养其机,浓墨助其采,然后裹笔以作其势,而以枯墨显出之。遂使一幅之中,浓纤相间,顺逆互用。”包是刘的后学,但也是同时期人物,所述当有根据。由包论可见,刘墉作书,以“龙睛法”执笔,密不示外人的书写技法为捻管“裹笔”。用伊秉绶自己的话说:“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即古睛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真传也。”且云“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  清末福建著名诗人谢章铤跋安徽桐城人汪志伊诗书画册有文:“墨卿先生(伊秉绶)与外大父丁喈庭先生同举春官,素相得,尝曰:‘墨卿每朝起,举笔悬画数十百圜,自小累大,以极匀圆为度,盖谓能是则作书腕力自是健。’”伊秉绶曾留与其子一段学书要诀:“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化,出乎腕下。”伊秉绶重视运腕,若以“拨灯法”执笔,腕折,有碍运动,或运腕的幅度极其有限。而“龙睛法”执笔,不仅腕得以解放,连整条臂膀均可以运动无碍。  伊秉绶的书作多为匾额与对联,字颇大,清赵光《退庵随笔》亦云:“(伊秉绶)遥接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以此法执笔,腕、肘、臂悬起作大字,自然笔垂纸面,加之捻管“裹锋”行笔,只需稍加留意,便可笔笔中锋,运笔时往来自如,纵横无滞,写出笔画极大而厚壮的字,且无论笔画大小粗细皆无飘虚纤弱之弊。

仲春初六夜宋梅生 仪部斋中听雨 墨纸本册页

其二,在书法风格方面。伊秉绶书法风格的形成受刘墉的影响颇深。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清代学人对刘墉的评价:  刘文清(刘墉)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④刘石庵专讲魄力。⑤  石庵书,绝去宋元以来纵横妍媚之态,而笔意高古。拙中含姿,淡中入妙。⑥  (刘墉)书之佳妙,正在精华蕴蓄,劲气内敛。⑦  (刘墉)墨法以浓用拙,以燥用巧,筋力俱于画中。⑧  刘石庵用笔如棉里裹铁。⑨  石庵力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⑩  这些评价大致概括了刘墉书法的风格及成就,文段中诸如:“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专讲魄力”、“笔意高古”、“拙中含姿”、“精华蕴蓄,劲气内敛”、“用笔如棉里裹铁”、“力厚思沉,筋摇脉聚”等词所形容刘墉而书名大显。伊秉绶则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书家,出身书香世第,自幼读先儒之书,拜理学名家为师,讲求立心行己之学。除了勤练腕力、临习历代各种碑帖之外,还勤读古书以修养心性。他早年兴趣广泛,义理、词章、考订皆有所涉猎,至中年以后则谢浮念,与僧为友,喜谈禅学,晚年更致力于心性之学。他为官清廉,政绩卓然,为后学者树立一不朽的典范。伊秉绶的书法境界与他的人生境界是合为一体的,正因为他的人生境界高故而他的书品也高。这是超越书法技巧之外的,是升华到哲学高度的一种境界。“(伊秉绶将)文字内容和书法形式打锤为一体,是道德的命令句,是棒喝,彷佛摩西捧出来的戒律碣。”

邓氏的篆书创作纯从李斯、李阳冰篆书中出,改变行笔的速度,并赋以提按顿挫的韵律,固然结体严整、笔势舒展、笔法遒劲、古朴自然,然而他的字近“熟”,加之其修养有限,字的结体与用笔有搔首弄姿之嫌,故而“熟”则趋“俗”。观邓氏书作,使我联想到“明四家”中的仇英,其技法精妙,然而格调不类其他三家之高,终落“画工”之列。所以包世臣也很公允的将邓石如书法列入“妙品”“能品”。而伊秉绶书作意境幽深,内涵丰富,其外貌有时为鉴赏水平不高者所难于接受,“书如佳酒不宜甜”的评价是很贴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很难找出像伊秉绶这样将隶书的固有特征有目的选择、吸收和加工,以个人的性灵统摄隶书风格,形成个人面貌强烈、美得纯粹而富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书风,且又达到如此格调与境界的书家。伊秉绶的书法当在“逸品”之列。

四、结语

伊秉绶任扬州知府时,颇讲求美食,本来伊府的炒面、烩面、捞面与江南的通常制法相仿,所不同者,乃将生面条先用油炸,约至半酥,留为后用,在上口时的爽滑之外,又多一层酥香,即成为“伊府面”了。据推断,现在的方便面便由此而来。江南多有葱油鸡蛋炒饭,所不同的,伊府炒饭加入一些虾仁和叉烧(瘦熟肉丁)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恒,此即现在所称的“扬州炒饭”。面条与炒饭,寻常食品,伊秉绶将其加工为佳肴,夸张一点说是“化腐朽为神奇”,就像汉隶在他的笔下成为了表露人格、寄托情性的方式。透过其书风,可以使人感受到儒家理想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理智信的人格魅力。伊秉绶的隶书是清代碑学的高峰,伊秉绶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注释:① 《广艺舟双楫》卷二,“体变第四”。② 《广艺舟双楫》卷一,“尊碑第二”。③ 伊秉绶《留春草堂诗抄》。④ 清张位屏《松轩随笔》。⑤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⑥ 清王文治《快雨堂题跋》卷六,《张得天、刘石庵合卷》、《刘石庵书卷》。⑦ 清徐珂《清裨类钞·艺术类》。⑧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十二绝句》。⑨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评书》。⑩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六《行草第二十五》。伊体字笔画中的点均有方向属性,有向上、向下等方向的运动趋势,特别是在几个点同时出现时,这种动感尤为明显,表现为起笔的方圆与收笔的抑扬,虽然这种运动趋势在其它任何笔画中都可见到,但在点画上表现为由点向线发展的趋势,故名。沙孟海《近三百年书学》。耿仁坚《伊秉绶:空间魔术师》。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的体》。作者系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这就是黒体字的祖师爷。没看相,除非他的后人誇。,大师中的大师![祈祷],这字四个字形容—“正气凛然”!,一直想弄懂伊书法的渊源以认知其習慣性笔法…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