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热爱书法,她们当中有老一辈革命家、有新时期的大学教授、有教育工作者、有专业书家和业余爱好者。她们在当代书坛崭露头角,更有才情卓越的女性书家在书坛独树一帜,引起了书法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当代书坛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周慧珺

1939年出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周慧珺作为当代女性书家的杰出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起蜚声书坛,幼承家学,1962年进上海市青年宫正式拜师学书,师承拱德邻、沈尹默、翁闿运等先生。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清健流畅、富有节奏感的个人风格。擅长行草书,融颜、米于一体,笔力遒劲,取势跌宕多姿,使书法在视觉冲击力上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和突破,将海派传统的审美观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在书法创作中,她从未停止过锐意进取、不断探索的步伐。近年所作,积健为雄,真体内充,风格与技法以独到的个人体系构建,进入到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作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她主持上海书界,弘扬传统,承继海派,锐意进取,举措多出,具筚路蓝缕之功。同时,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艺术人生,为世人奉献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周慧珺 毛泽东词轴

【释文】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戚谷华

戚谷华受母亲发蒙而学习书法,早年曾得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指点和鼓励,后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先生。学书以颜真卿《大麻姑仙坛记》入手,遍临传统碑帖,汲取各家所长。她的楷书凝整、沉着,行书圆润、潇洒,草书飞动、俊逸,狂草豪放不羁,听任情感喷涌。她还擅榜书大字,笔力遒劲,大气磅礴。她在深入研习中国书法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融古汇今,将雄健的颜楷同清逸的行草结合起来,表达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笔锋独到,布局大胆,清劲洒脱,墨色淋漓,空灵如幽谷之芳华。

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香港地区、国内外重大书法展,作品获国内各省博物馆、香港地区大专院校、香港艺术馆收藏。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书画报》社社长,香港书艺会会长,君匋艺术院顾问,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书法导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书法文凭课程导师。

戚谷华 唐伯虎落花诗句

【释文】

酒酹荼蘼有近忧,

碧云暮雨隔红楼。

林岫

1945 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

诗作魂,书作骨,诗书合璧,在中国书坛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林岫属意诗词和书法,常常在诗词创作之余,兴犹未尽之际奋笔挥毫,并据当时的心境和诗词的内容,选用合意的书体和风格。林岫早年悉心摹写《张迁碑》《石门颂》,后醉心米芾、王铎等宋、元、明、清诸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处。用笔秀逸潇洒,取势跌宕多姿,风格端庄大气,高雅秀丽。曾在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得过一等奖,并在《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和《中日百家作品集》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作为诗人,她共创作了3000首诗词,已发表过500余首。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之间妇女书法的交流,林岫主编了《当代中日著名女书法家作品精选》。她著的《中日妇女书法古今谈》一文,其笔贯古今,俨然是一篇中日妇女书法的发展简史。此书荟萃了中日两国书坛的54位著名女书法家的近百件佳作。

林岫 自作七絶 《兰溪题岩兰》

【释文】

松岩桥畔傍山家,

青叶含情护紫芽。

暗去城中金粉贵,

香烟长袭霭如霞。

陈秀卿

1947年8月生于福州。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建省刻字艺术研究会主任。

书法师从于著名书法家钱君匋、虞愚、罗丹等人。她多年来坚持自作诗词,咏物抒情,倡导“诗意的书法艺术”,踏踏实实地依凭传统的滋养,从书法的角度学习书法,从书法的层面创作书法。长期耐心地在发掘深层次的书法美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既是视觉又是触觉的中外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她试图将汉字的实用性、艺术性、工艺性与抒情性融汇一体,她不拘一格地吸取着古代陶文、甲骨文、金文、瓦当、砖铭、石刻、简牍、手卷以及各种式样的造型美。陈秀卿的行草自然、轻松、潺湲,从技法上看,是消融了过多的刻板的法度,尤其起笔的藏按、行笔的顿挫、折笔的方挺,大都化为自然感觉下的书写。其书法面貌,为女性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陈秀卿 《黄宾虹画语录》

【释文】

欧风东渐,心理契合,不出二十年,画当无中西之分,其精神同也。

笔法西人言积点成线,即古书法中秘传之屋漏痕。

张改琴

1948 年9 月出生于甘肃庆城,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她诗、书、画并修,长于书法,精于楷、行、草、隶。其书法作品灵动自然、雄浑刚健,别具风格;楷书寓动于静;行草书因有魏碑功底而下笔沉着,方圆并用。寓静于动,既有敦煌文化大气磅礴的风尚,又具勇于蜕变、敢于革新的创造精神,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

整合碑帖,为我所用,吸收两个流派之精华,形成自己之面目,这是张改琴的可贵之处。更可贵的是她发扬了书法“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的传统。其书法近作大部分是自作诗和自撰联。诗的境界和书法的境界相融一体,相得益彰。作为甘肃书坛的领军人物,她组织策划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展览,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显示了其组织艺术活动的才能。

张改琴 隶书七言联

【释文】

千秋笔墨惊天地

万里云山入画图

宋慧莹

宋慧莹,1949年生于沈阳,曾任中国书协理事,现为辽宁省书协顾问,幼承家训,酷爱书法,先是拜著名书法家沈延毅为师,并得到杨仁恺等大家的指点,进而踏入书法艺术殿堂。观宋慧莹的行草,字势挺劲,线条苍劲洗练,结体秀逸,富有张力。墨色枯润浓淡,富于变化,行笔间注入了儒雅的书卷之气,如行云流水,流畅间亦不失传统之法度。在当今书坛,宋慧莹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女书家,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书法工作者,参与组办了辽宁省书协的很多重要活动,为辽宁的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除此之外,她对辽宁省少儿书法工作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少儿书法工作的蓬勃发展。她认为,书法家应该有两大责任感:一是继承和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对此,宋慧莹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其实,就宋慧莹来说,大量的书写实践、大量的理论著述、众多的弟子高徒以及她过人的书法艺术,早已界定了其在书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相信这一影响,将陪伴着她生命中的大人格和大自在,并以崭新的面貌导向她人生中新的精神坐标。

宋慧莹 唐王维《山居秋暝》

【释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郭雅君

郭雅君,1953年生于北京,曾担任中国书协秘书长,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主任、篆刻委员会主任。先后策划过100多项大型文艺活动,多年的从政经历和求学修业,使她的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具有了一种超凡的神韵和气质。出身书香世家的她,自幼受父亲影响,临池习帖。观其作品,运笔潇洒自如,凝重遒劲,尤其在起笔处,更具新意。她注重行笔,讲究墨色的变化,其作品以干湿浓淡的不同方式表现出对书法“墨趣”的真正理解。在风云变幻的书坛变革中,郭雅君一直主张书家应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书法语言的探索发展。在潜心钻研书法艺术的同时,她也静心研究文化领域的其他问题,发表了《礼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演进与文化载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十多篇文化类理论文章以及诗歌、散文。先后获得“世界和平教育者奖”“政治文化学术奖”“世界文化和平奖”。“琴心妙清远,谷性为温纯”,这不仅是雅君纯净心灵的折射,更是她“以人为书”高尚风格的浓缩。

郭雅君 “竹雨·茶烟”六言联

【释文】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孙晓云

孙晓云,1955年生于南京,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出生于书法世家,自幼习书。作为当代优秀的女书家,孙晓云在创作上成就卓著,她的一手好字受到众多名家的交口赞誉。静态、雅意、清气是孙晓云书法的审美特点,但在清雅中又平添了几分率真与老辣,如新松之秀发、乔木之劲健,富有勃勃生机。在技艺精进的同时,他对书法艺术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在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建立了“孙晓云书法基金”,奖励与资助那些在书法创作和研究中取得佳绩的会员,为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心力。为了激励更多人关注书法传统,推动书法理论研究,孙晓云还筹划与组织了“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获得书坛的广泛好评。她说:“作为一位艺术家,要做到德艺双馨。德,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一条不会变,那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艺,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一条不会变,就是尽力做到无愧于自己的艺术人生。”在50多年的书艺生涯中,她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什么是当代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孙晓云 朱庆余《观涛》

【释文】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鲜飙出海鱼龙气,
晴雪喷山雷鼓声。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杨杰

杨杰,1957年生人,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1984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杨杰就曾在中原千人书法大赛中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奖者之一。后来因工作之便,得以请教谢瑞阶、陈天然等前辈大师,又与张海、王澄、周俊杰、吉欣璋等先生为同事,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跳出窠臼不断创新。受中原文化的模铸以及书法复兴初期中原书风的影响,杨杰的行草书基本上也可以划入碑学范畴,其用笔一例中锋,铺毫杀纸,绝无浮滑轻佻之感。字势宽博雍容,而不乏汪洋恣肆,她能摒弃浮躁情绪和盲目求新的急功近利,耐得寂寞,沉下心来,探索书法艺术的创新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在提高书艺的同时,1998年杨杰和开映月等,筹备创立了“河南省妇女书画家协会”,使河南的女性艺术家队伍不断壮大。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呕心沥血、坚持奉献,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又独具品格的女性书画活动,带领河南的女性艺术家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文学艺术不仅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事业,也是全体国民共同的事业。”把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艺术传承下去,是这位女性书协主席对自身职责的定位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期待。

杨杰 “小楼·深巷”七言联

【释文】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骆芃芃

骆芃芃,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书协理事、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理事。2006年,我国首家以研究、创作篆刻艺术及作品为核心的院体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骆芃芃出任常务副院长;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和支持下,骆芃芃成为国内首位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这些,对我国篆刻艺术发展都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篆刻界,骆芃芃是响当当的“女中豪杰”。1980年,22岁的骆芃芃考入荣宝斋的篆刻科与当时中国篆刻界的名家徐之谦、熊伯齐等身处同一个创作室,常有机会向这些前辈请教。她篆刻的印章以书法舒卷自如、刀法沉着畅快、章法浑然天成著称,从事篆刻艺术30年来,她勤勉治印2万多方,以女性之手治印,却具有超越一般男性篆刻人的刚健雄浑之气。与此同时,她还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无论是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的篆刻艺术展还是篆刻艺术的申遗成功,在弘扬篆刻艺术的道路上,我们总能看到她的身影。骆芃芃投身篆刻艺术的这30年,正是中国篆刻艺术由书斋小圈子进入大众视野、获得了新的时代生机的30年。骆芃芃被公认为是这项事业中“一位骁勇的功臣”。

骆芃芃篆刻

【释文】

大一统

浩然之气

,都写的好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