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学习】沁(qìn)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一十四字,平韵。

沁园春·恨

【清】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

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注释】

⑴沁(qìn)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一十四字,平韵。

⑵夭桃:茂盛的桃树。

⑶斫(zhuó):砍。

⑷煞(shā):同“杀”,减损。

⑸佐(zuǒ):辅助。

⑹椎(chuí):捶。

⑺荥(xing)阳郑:郑板桥的自称,以表对封建礼法的蔑视。“荥阳郑”指郑元和的故事。荥阳郑生本宦家之子,与妓女李娃恋爱,金钱被老鸨设计掏空,靠帮人唱丧歌糊口。后来又沦为乞丐。李娃于心不忍,不忘旧情,予以搭救,帮助他考上功名。唐白行简《李娃传》即叙其事。郑板桥对这个风流韵事,然而近于子虚乌有的元祖十分敬佩,在作品中曾三次提到他。

⑻风情:旧指男女相爱的情怀。

⑼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旧谓骨相好坏,注定人一生的命运。

⑽席帽青衫:明清科举时儒生或秀才的服装。

⑾太瘦生:即太瘦。生,语助词。

⑿蓬门、破巷:贫者所居。

⒀箝(qián):通“钳”,钳制。

⒁乌丝:全称乌丝栏,一种专供书写用,带黑格的绢素或纸张。

【译文】

花是无知的,月是无聊的,酒也是无法消愁解恨的。把茂盛的桃树砍断,减损他的风景,把吟风咏月诗人讴歌的鹦哥煮熟,做下酒菜。焚烧砚台书籍,捶坏琴撕毁画,销毁所有的文章抹去所有的功名。我荥阳郑家原本就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只靠教歌度曲,乞食与人,也能自自在在地活下来。

自己天生的单寒骨相没法改变,头戴席帽身着青衫的瘦弱寒酸相为人所笑。长期居住于破巷之中,住处蓬门秋草,窗户不严挡不住风雨,夜夜伴随孤灯度过。难道老天爷还要封住词人之口,连叹气都不允许吗?疯狂至极,于是取出乌丝栏百幅,细细写出心中凄清之恨。

【赏析】

《沁园春·恨》是清代词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词上片通过“焚”“烧”“椎”“裂”“毁”“抹”等几个动词勾出作者激愤决绝的神态,通过发泄以解心中之痛。下片通过描述自己天生的单寒骨相,简陋的居住环境表达出对不公世道的恨。这首词形式严谨,颇具美感,看似放荡不羁,其实遵守格律甚严,景物渲染生动形象,词语通俗,用典活脱。

【作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每日写诗】

《沁园春 大连理工校庆欢送大学毕业生》/己亥年五月十六

桃李熟登,艳阳高照,

菡萏初馨。

恰季逢盛夏,风华正茂,

学临期末,兰桂成林。

学海行舟,杏坛受业,

阔步轻装出校门。

听呼唤,似雄鹰展翅,

直上青云。

当年壮志难伸,

徘徊处、也曾泪洒襟。

叹才疏学浅,好高骛远,

心灰意懒,豪气消沉。

指点迷津,典型引导,

发愤图强造诣深。

待明日,看九州环宇,

捷报频频。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让思想充实生活。谢谢您的阅读!衷心感谢来自网络的被采信息源!我们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


,转发了,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