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书法国展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备受书法人关注。在十二届国展(宝鸡展区)行草书展览上,能够看到精彩的、震撼人心的作品,但很少。在看过所有作品后,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
满目皆是“奴才书”
比如下面这幅作品(局部),有了孙过庭,这样的作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绝大部分作品,是对古人和今人的模拟,毫无趣味。基本功都不错,因为入国展就是书法产业链条的重点环节,没有每天八小时像上班一样的技法训练,除非天赋极高,否则竞争力肯定不够。
但是如果竞争的就是看谁下功夫,那么国展也可以取消了。在有基本功前提下,有没有审美趣味,有没有新的书法语言呈现,有没有新想法新思路,这才是考核重点。
但是,看看评委们多年以来的自我复制,就能知道,在这种基本放弃艺术追求的总体氛围中,他们的徒子徒孙能有多大出息。玩的都是小技巧小花头,少有大手笔大制作。这一届又好一点了,做形式不那么受待见。
作品风格像评委,这是很合理的,没有人会喜欢不像自己的人,评委足够多,风格足够多元化,近亲繁殖就可以避免。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觉得百分之九十的作者,心中对评委的敬惧是克服不了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根本就无法做到“书为心画”、“书者散也”,倒很像古人考进士,必须摸透主考官喜欢什么体,殿试必须摸透皇上喜欢什么体,属于典型的“奴才书”,这种奴才心态什么时候解放了,中国书法的创造力才会真正释放。
搞怪“丑书”少了,好不好?
似乎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收敛的时代,或者至少评委意识到了。于是,入展的作品,搞怪的少了,也就是说“丑书”的数量少了。这是一个倒退还是一个进步呢?
我个人觉得,肯定不能算进步,因为,搞怪的丑书,尽管也不算进步,但至少保留了可能性,而保守主义倾向,只能让创新窒息。只不过,我们的书法创新本来就有点苍白空洞,这种风气杀一杀,也没有太大的坏处。
比如老评委胡抗美先生,年纪不小了,但是创造能力并没有下降,我不评价他的书风好坏,我能感知到他的努力和审美脉络的转换,至少他没有重复自己。但是这样的书法家,评委,确实势单力孤。
这件胡抗美先生的作品,在塑造意境方面,在笔法语言方面都是有深入思考和锤炼的,比很多小儿科的所谓创新、搞气氛高明很多,落款也很精彩。
还有曾来德先生的作品,让人看不清,这种小儿科创新早在100多年前就玩过了。书法是当代艺术领域学术水平最低的,是不争的事实。
文:中书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