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国展,在严格的评审机制下,评委们就是用自己对于“传统”的理解当作“尺子”来评审这五万多件作品的,由于不同的理解或经历,无形中把传统法帖中的技巧,当成一个恒定标准。
评委选的作品,肯定是他们认可的风格
从五万多件来稿中“筛选”一千多件作品,在技巧精熟、技法到位上好像接近满分。没有缺陷、技法精微就是我们认知的“传统”么?
这些作品在形态上和传统靠近了,但在精神上却偏离了传统。传统是“不破不立”的,这些作品只是延续了传统表象的形态,对于传统的大复制、大融合成为当下“不是传统的传统”。
如何学习一门新技能?有人说:模仿、模仿、再模仿。对照轰轰烈烈的国展“运动”,也是“模仿模仿再模仿”的竞技场。所选出的作品,自然都是“奴才书”。
书法必须“模仿”,这是作为这门艺术所必需的第一步骤,只是国展都办了几十年了,还在这“第一步骤”上不断往复,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能认知的传统吗?
当代书家,入展国展者大多把书写技术玩得精熟。由技进道,道由器显,艺术不管怎样表现,都要讲“道”,作品触动人、令人感动,方为正道。
国展的发展历程,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热点
近40年的国展举办史就是当下国展的背景。第一届国展1980年在沈阳首办,当时由各省书协选送(有的省份书协未成立,由省美协组织送稿)。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依然将1980年全国展列为首次。
1999年七届国展前,作品集都是一本。七届国展后作品集愈来愈厚,十一届和十二届国展可谓等量齐观。
国展40年中,前四届还能看到很多老书家的作品。那些作品都保持了老书家的个性,耐人寻味。五届国展以后,老人渐少,一批新人成长起来,甚至以十年为标准进行迭代更新。
十二届国展评委班子就是这以后几代的入展者、获奖者所组成的,以他们的经验、眼光、审美观来评审浩如烟海的当代人的作品,无形之中,作品中所能看见的就是他们的影子。
换言之,可将评出的作品看作他们这些年“创作”形态的延续,书法审美惯性的延续,当然也是评委观照下的选择。所以,国展作品的时人之风,比比皆是,与古人意趣相隔遥远。
这是在创作新的时风吗?我却看到的是精神状态的萎缩。愈来愈严格的评审机制,评出的作品是精彩,还是庸俗?
这就是国展的背景,复杂而又简单,重复而又无奈。四十年中我们是在不断地“发现”和热潮之中进步的,每一个书法资源的开掘都成为了热点,当年出现了“王铎热”“魏碑热”“章草热”“拼接装饰热”,到了2010年左右,二王书风成为国展主流了。
结语
四十年后,传统没有了热点,各类来自传统的表现,应有尽有,比的是功力,比的是效果。国展作品看似越来越接近传统,实则与传统的精神内核越来越远。在这四十年里,书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书法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惯性,国展是这种“惯性”的继续延展与深入。(本文来自网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