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帖|东汉《祀三公山碑》

《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因首字泐,据清代书法家金石家翁方纲考订,刻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三公神庙内,最早著录于元人廼贤《河朔访古记》,后湮没无闻,杳然无影,也鲜见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县令王治岐在城外野坡重新访得,迁于县学,始有拓本传世。翌年移至龙化寺,著录于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咸丰年间,又移至文清书院,后埋入正定隆兴寺内。1989年,被陈列于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祀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117)宋高刊石,经摺装剪裱,墨纸尺寸:24×13厘米。清末拓本。

【始】
【1】裴斋陶叁旧岁《祀三公山碑》今归饮冰室
【2】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
【3】衰之後,{?}{?}三公御语山,三条
【4】别神,迥在领西,吏民祷祀,兴云
【5】肤寸,{?}{?}四维,遭离羌寇,蝗旱鬲并,民流
【6】道荒,醮祀希罕,敬奠不行,由是之来,和气
【7】不臻,乃求道要,本视其原,以三公{?}秙,
【8】其灵尤神,处幽道艰,存之者难,卜择吉
【9】土治东,就衡山起堂立坛,双阙夹
【10】门,荐牲纳礼,以宁其神,神熹
【11】其位,甘雨屡降,报如景响,国界大
【12】丰,谷斗三钱,民无疾苦,永保其年。
【13】长史鲁国颜椆馚五官{?}阎佑、户曹
【14】堀越文庫
【终】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