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这幅行书作品,酷似《蜀素帖》,却俗气多了。

沈尹默,原名君默,当代著名书法家,曾被评为“20世纪10大书法家”之一,在民国时期就和于右任并称,有“南沈北于”之称,谢稚柳曾评价他的书法:“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除了书法实践,沈尹默在书法理论上也有建树,论著作有《谈书法》、《书法论》和《二王法书管窥》等。

沈尹默行书

沈尹默的书法从欧体入手,楷书结构工整,秀美俊朗,笔力强劲,著名的楷书代表作品有《楷书祝寿十个屏》,沈尹默以学习帖学著称,是当代书法的帖学名家,但是他的书法并没有帖学一贯的问题,其用笔既有碑学的力度,又有帖学的柔美,这和其平时对于碑学的学习有很大关系。

沈尹默行书

这种碑帖兼学的学习书法的方法,也体现到了他的行书上面,沈尹默行书既飘逸潇洒有刚劲有力,挥洒自如自然流畅。这也是他优于同时代其他书法家的主要原因之一。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沈尹默行书

沈尹默的行书从宋人入手,学习米芾、苏东坡,也有唐代颜真卿的笔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行书作品就有很浓厚的米芾书法的味道,其用笔和结构和米芾书法十分相似,加上纸张的选择和米芾的《蜀素帖》也十分相似,仿古色和乌丝栏的界格,就更加神似米芾《蜀素帖》了。

沈尹默行书

虽然形式上很相似,用笔力度上也不比宋代的米芾差,但是总让人感觉这幅作品少了点什么,其最大的问题,相对于米芾《蜀素帖》来说,应该就是写的太正了,字写得太正,就会少了很多有趣的姿态,也就显得俗气了。

沈尹默行书

米芾《蜀素帖》的高明之处首先在用笔,变化丰富,八面出锋欣赏起来,能够给人丰富的视觉体验,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结构,变化也非常丰富,我们仔细观察米芾的《蜀素帖》,就会发现基本没有一个字是正的,都是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造型,但是米芾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把这些姿态各异的字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沈尹默行书

对于行书来说,字写得不能太端正了,古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如谢家子弟,纵覆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度”。而沈尹默这幅行书作品,虽然放在当今是一流的作品,但是写得太正了,少了姿态的变化,虽然酷似米芾《蜀素帖》,却俗气多了。这也是当今的书法老师都会提倡学习古人书法,不学习今人书法的主要原因。

沈尹默行书

米芾《蜀素帖》局部

你觉得沈尹默这幅行书作品写的怎样?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不二斋,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沈尹默先生50岁时才开始专攻行草,由宋入唐出于元明,上溯二王,直追文、赵,此卷《澹静庐诗剩》系沈大师66岁时所书,温润而秀劲,谨严且生动,与其说神似米芾的《蜀素帖》,不如说其神、形具出于文徵明的《北山移文》与《滕王阁序》之间,看官们不妨对比鉴赏。,沈伊默先生书法真正汲取了米芾书法精髓,居然被题主污蔑为“俗气”,真是岂有此理![发怒],秀润俊拨,清雅从容何来俗气,沈老字写得正,咋成俗了,介什么道理!我认为:不是什么都是古人的好。,古今所有书家都有人评论,王羲之那样的高度还有人说他媚俗,文人相轻这是通病,人各有体,非要拿一个人的书法去和另一个人的去比较,肯定有所不同。,我喜欢沈尹默的行书,正气灵动[赞],功夫第一规范第一沈的字有魏碑书法的遗韵,所以更为古拙!,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沈的字还在第一阶段,不能险绝,故只是俗气的好看。在笔法上也无骨力,一点一划都不能细看,不能称为大家。,承“米”字当数吴琚无二。 沈先生此行书帖只取三分米意,取势少了最具特点的笔法表现也少了些。沈先生此作当融入了自己的书风,但行书中也算上作。[微笑],沈尹默,真正的书法大家!,最怕当代书家动不动说别人俗气,一味追求米芾的取险之势而看不起别人规范的字体,米芾要是都能学会,明清两代早就出现成千上万个米芾了。不同的时代,书家有不同的心境和对书法审美不同的偏爱。不同时期涌现出不一样的书法家,但他们都能继承书法的精髓,学习古人技艺,发挥自己特长,体现时代特色。沈尹默、启功都是这样的人,不能因为字体不偏不倚,就认为俗气。除了米芾这种旷世奇才,99.9999%的其他人学习米芾,最终就是一团废纸。,这行书俗当今书坛无人能写出来这样的行书,[赞][赞][赞][赞][赞][赞],只有不懂书法的人才说俗气,各行业,天文:数学:都是历史步步发展的,不临古帖,焉有好字,只有不学无术者谓之俗,实屁也不是也。,沈尹默、启功,中国真正书法大家。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